废水中无机盐类超标怎么解决?
在工业生产中,废水中无机盐处理是一个长期存在且日益突出的技术问题。无机盐超标废水主要来源于化工、染料、电镀、制药、造纸、皮革、冶金等行业生产环节。这些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硫酸盐、氯化盐、硝酸盐、氨盐等物质,部分还伴随高浓度有机污染组分。如果处理不当,废水中无机盐浓度持续积累,不仅造成设备结垢与腐蚀,也会使后续生化系统失效,影响达标排放及资源化回用。
在高浓度盐分废水治理中,常规的物化法、生化法往往难以单独实现有效分离。针对废水中无机盐处理问题,需要结合“有机物削减”和“盐分分离”两大核心目标,构建分级处理体系。当前工程实践中较为成熟的路线是“萃取+蒸发+结晶”联合工艺,通过多级提取和蒸发结晶实现无机盐资源化利用。
以化工行业的高盐废水为例,部分项目采用分步提取的方式进行处理。废水先经有机萃取段,优先去除油性有机物及部分可溶性COD,使后续的废水中无机盐处理系统负荷显著降低。萃取得到的油相中有机物可经二效蒸发浓缩回收再利用,降低原料损耗。萃取后的水相COD值可由数万mg/L降至8000mg/L以下,再进入机械蒸汽再压缩(MVR)蒸发系统进行浓缩分盐。
在MVR蒸发阶段,废水中无机盐如硫酸钠、氯化钠等通过结晶析出,经离心分离、洗涤后可作为副产品进行回收。MVR产生的蒸馏水中COD及盐分含量均可控制在500mg/L以下,可进入后续生化或深度处理系统,实现清洁回用。该组合工艺不仅实现了废水中无机盐高效处理,还兼顾能源节约与资源再利用,整体运行成本明显低于传统蒸发系统。
废水中无机盐处理的关键在于科学的系统设计与工艺匹配。针对不同类型盐分结构和伴生有机物特征,应进行水质分级与工艺分流,避免单一蒸发带来的能耗高与盐分交叉污染问题。同时,采用模块化MVR、强制循环蒸发器及多效蒸发系统,可实现能量梯级利用,提升经济性与稳定性。
随着工业生产向高精细化方向发展,废水中无机盐处理正逐步从单一末端治理向“减量化—分盐化—资源化”方向转变。通过过程控制、萃取分离、膜浓缩、蒸发结晶等多单元技术组合,可有效解决不同来源废水的无机盐超标问题,为企业实现达标排放与零排放目标提供可靠路径。
(注:文中案例参考尚宸环境江苏吴中某化工企业废水治理项目工程资料)